技术前沿

“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及方向解析

“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及方向解析

  • 发布:
  • 人气: 10
  • 评论: 0

应用介绍

  2025年5月19日电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习重要指示精神和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安排,有关方面近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十五五规划”即中国未来2026-2030年的国家发展计划,是政府制定的第15个“五年规划”,也是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衔接规划,其出台对于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十五五”规划将面临世界经济急剧变化、规则剧变、战略定位与实际执行反差等挑战,国家发改委及地方相关机构已启动了前期研究工作,以确保地方规划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对总体规划纲要的特定领域进行细化和深化,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展开、深化和具体化。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以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国家发改委2024年1月、3月,正式发布的2024年第一批、二批“十五五”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第一批研究课题主要聚焦“十五五”相关的宏观问题,涉及经济走势、科技革命、产业链供应链、经贸体系、能源格局、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人口发展、人工智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重大宏观问题及趋势。

  第二批研究课题主要聚焦“十五五”相关专业性问题,涉及交通运输、医药卫生、特殊困难群体、职业教育、城乡建设用地、环境污染、服务贸易、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供应链韧性和金融风险化解等重大问题及趋势。

  14.“十五五”时期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县乡村统筹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研究

  在国家研究重点的指导下,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也发布了“十五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宏观环境、发展目标、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空间、人口发展、体制机制八个方面。

  从国家和各地政府选题情况来看,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科技革命、教育科技人才、“双碳”、民营经济、人口发展等议题是“十五五”期间关注的重点。

  ②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制定,其中包括“双碳”发展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制定、重大项目落地等内容;

  ⑤产业发展:国家和上海等前沿地区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及应用,其他地区仍在关注数据要素积累能带来的发展可能,主要体现为鼓励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同时,“十五五”期间,城市空间更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目前全国面临生育难题情况下,人口发展是国家到地方均关注的重要议题。

  从公布前期研究课题的省份来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十五五”重要研究领域,多省份均已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前期研究课题。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梳理“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一些前瞻要点,以期能为地方市县区“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落地提供有益参考。

  支持保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人才吸引政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产业发展: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扩面提质。

  可持续发展: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应急能力提升等。

  中机院为地方政府(包括功能区、开发区等)及企业提供“十五五”的前期研究战略专题,如发展定位、发展策略、产业、投融资、民营经济及治理等专题研究、十五五专项规划、十五五总体规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