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中心

腾讯官方网站qq申诉

腾讯官方网站qq申诉

  • 发布:
  • 人气: 89
  • 评论: 0

应用介绍

  前不久,运营社创始人@小贤 周末加班在视频号直播,原本是想靠勤奋开播挣点信用分,没想到却因为一句线 分。

  正面临招生关键阶段的教培操盘手明宇(化名) ,同样因为在直播中提了一嘴平台规则,就被禁播 3 天。

  经历过限流、扣分、封禁等各种各种糟心事,资深操盘手博文(化名)用 2 年时间在视频号沉淀了 30万+ 私域用户,也攒了不少 “血泪经验”。

  最近一个月,运营社编辑部在多个社群都看到有不少操盘手在讨论视频号限流、封禁的话题,很多人都深受其扰,但也有操盘手在一次次处罚中摸索出了门道。

  一直以来,运营研究社都专注于为广大运营从业者提供内容服务,持续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分享关于小红书、抖音、微信私域等相关的运营实操案例、经验和平台动态。运营社创始人 @小贤 曾多次在视频号开展直播,频繁的时候每周会有 2~3 场,很清楚直播间不能提及其他平台的潜规则,但平台设置的违规点还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平台审核算法会抓取直播画面,如果直播所用的 PPT 或者画面外包框,被识别到相关平台的标识或符号,系统就会被判定为违规。二是,即便是用视频号直播插件展示公众号推文,也有可能被系统识别违规。一次次出问题后,运营社创始人@小贤不得不对直播 PPT 也进行调整,

  用户每周健康直播 3 场(含以上),没有违规,就可以恢复 2.5 分。前不久的一个周日, 运营社创始人 @小贤 就想借助这条规则,加班直播一场,跟粉丝聊聊天,也挣点信用分,就没有上架商品链接。没想到直播中有观众提问运营社有什么产品,他刚准备回答,就被平台提示违规,扣除 5 分,原因是“直播内容涉及未通过官方橱窗出售商品,诱导用户私下交易”。虽然事后及时向平台申诉,但也没能撤销处罚。

  按照平台规则,安全信用分因违规被扣除,不仅会影响到当次直播,账号的信用分还会影响到后续的流量和直播, @小贤一次性被扣 5 分的教训也确实惨痛。

  没有挂车的商品都不能提及,一旦讲到就会被提醒,甚至直接扣分,管理非常严格。以后在讲品前,需要把商品挂到橱窗里了。”运营社创始人@小贤把这条经验分享到运营操盘手俱乐部会员群后,也收到了很多反馈。在视频号做教培同城获客的博文提醒:“视频号直播,不挂车的时候,违规巡查相对宽松,

  ?视频号头部服务北京第一时间创始人@夏恒告诉运营社,从审核的角度看,账号开播前选择直播类型,就决定着是内容审查,还是电商审核,不同审核机制下常见的违规点也不同。

  具体而言,内容审核主要关注 5 大类:一是直播内容是否需要身份、资质、版权;二是否涉及政治、色情等触犯法律法规的内容,或造谣导致负面舆论;三是夸大、虚假宣传、伪科学等;四是承诺效果或收益,以及导流第三方成交;五是有没有平台不允许、不鼓励的内容。

  如果是电商直播,或者直播过程中有介绍产品、挂车,则会自动切换到电商审核,按照电商规则对于产品描述进行违规判定。

  在判断是否属于违规引流时,这两类直播的审核规则也有不小的差别。夏恒透露:“内容类直播只要不违反前面说的那 5 大要求,放二维码是没问题的;但所有电商直播都绝不允许放二维码引导用户去私域,一旦放了,很可能会被处罚。”

  结合教培赛道的实战经验,博文也补充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直播间是否可以放二维码,现在平台官方的说法不太统一,二维码看似没问题,但也有可能被机器审核判定为违规。

  预告都发出去了,突然被视频号禁播很多操盘手也都反馈,视频号私域引流正变得越来越难,而且对于很多中小商家来说,一旦被平台判罚,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申诉成功。

  博文是国内某教育大厂的业务增长负责人,主要做线下面授业务,单科客单价在千元左右,一般会从视频号引流到私域成交。

  推荐,可以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在平台规则调整期,博文运营的账号也遇到过不少限流的情况。最严重的一次,因为“引导第三方交易”,账号被平台限流,公域流量的直播推荐直接归 0,只能换号重来。

  但不是所有商家都能像博文他们这样直接换号。明宇是一家大学生教培机构的线上运营负责人,日常通过公众号和视频号引流获客,在私域做转化成交,客单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随着平台严厉打击站外引流,他们就在“引导私下交易”上接连踩了两次坑。

  先是有粉丝在矩阵账号的评论区询问线下具体地址,工作人员回复后,账号被封禁 1 天。本以为有过经验后能提前规避,没想到关键时刻又踩到平台红线 月是明宇所在机构的招生旺季,团队提前在主账号策划了一系列招生直播,没想到刚播了两场就因为“引导私下交易”,被平台禁播 3 天。

  回看违规的直播片段,更是让明宇苦笑不得:有观众在弹幕上问地址,主播回复说不方便说具体地址,可能会被平台处罚,结果就线 天。

  突如其来的处罚也把他们团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后面 3 天都安排了重要直播,直播预告都发出去了,每场直播都有上百人预约,最关键的这几天出了岔子。” 明宇在运营操盘手俱乐部会员群里大吐苦水。

  找平台申诉,联系腾讯广告服务商都没能解决,病急乱投医的明宇甚至去找电商平台找过“解封”灰产,也没有用,只能熬到处罚结束。博文那个被平台限流的账号,也是在搁置几个月+正常直播多场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随着平台监管的收紧,商家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前规避违规,一旦被判定违规,及时申诉整改,并寻求补救办法。明宇所在的团队最后就不得不临时调整到矩阵账号直播。他们找到了视频号的一项隐藏功能,

  。再配合公众号和企业微信发布新的直播预告,吸引感兴趣的用户重新预约直播。幸运的是,他们请来的一位嘉宾讲得很精彩,直播效果非常好。但明宇还是有些遗憾:“要是能用大号直播,肯定会更好。”

  多年,他总结出教培赛道的隐形违规点说起账号被限流、封禁,在视频号摸爬滚打 3 年多的博文更是攒了一堆血泪经验。他从 2022 年秋天开始布局视频号,从 0 到 1 搭建同城获客矩阵,并复制到 30+ 城市,在摸清楚平台规则之前也没少走弯路。

  后台没有显示违规,但就是被限流了;因为违禁词,教培类商品不仅难上架还容易违规;最惨的一次,因为引导第三方消费,账号被平台封禁……博文告诉运营社:“教培赛道有很多隐形违规,无后台通知直接限流,找官方反馈才知道是违规了。”

  ,特指现在教培赛道常见的上人下贴图的直播形式。深耕视频号多年, 夏恒也从实战经验总结发现,教育知识内容赛道避免违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身份认证,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平台规则的开放类目。比如青少年素质教育领域常见的违规行为就包括承诺效果、夸大宣传;而 K12 相关的内容,如果提到“涨分”“提分”、提高学习成绩、课程配套等,就会被认为制造家长焦虑,与相关政策不符,可能被平台当场限流,严重的还会被扣 5 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复盘,2023 - 2024 两年间,博文在视频号直播间的累计场观突破 5400 万,沉淀私域用户超 30 万。他的经验是,二维码、主页添加企微/客服,广告组件、商品留资的效果都不错,

  在博文看来,视频号加速商业化,商家要跟着平台趋势走,把交易场景放在直播间,通过微信小店实现付费闭环。

  3 月,视频号官方发布《视频号开展“直播违规引流治理专项”公告》,严查直播间私域引流行为,将用户诱导至私域或第三方交易;最近一个月,运营社各个交流群都有不少操盘手反馈视频号限流、封禁相关问题;

  从 2024 年 4月 至今,视频号创作安全中心已连续 15 个月发布《微信视频号直播违规打击公告》……

  无论是平台政策,还是操盘手实战反馈,都显示视频号规则越来越严了,平台本身的风控能力也更加完善了。运营社梳理不少操盘手和服务商的反馈发现,当前视频号违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行业准入和商家资质、内容形式、私域引流。

  对于商家而言,现在最好的做法就如夏恒所言:“全面了解平台规则,尤其是自己所处行业类目的规则,做平台鼓励做的类目和业务,做平台认可的内容形态,不跟平台做对抗,不做长期来看无价值的生意。”

  最后,对于想在视频号直播深耕拿结果的操盘手,运营社认为平时还是需要多开播,一来能提前感知规则变化,二来能通过开播拿到信用分奖励。这不,运营社创始人@小贤 又通过勤劳开播拿回了 2.5 分。

  如果你也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扫码加入视频号运营交流群,和更多懂行的伙伴们一起探讨~更多运营干货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