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浦的“13578”
应用介绍
民营经济是黄浦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强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区工商联发布2024年黄浦民营经济运行白皮书,详解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2024年,黄浦区民营经济整体呈现“13578”特征:民营总部型企业占全区总部型企业的15.1%;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32.3%;民营企业招工数占全区招工数的56.9%;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4.6%;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3.7%,以上数字展现出黄浦民营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四是民营经济主导产业凸显服务业核心区特色。2024年黄浦区民营企业户数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此外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税收贡献在逐步凸显,较2023年分别提升3.8、3.0个百分点,科创转型建设效果显著。
五是民营科创主体引育加速。2024年全区新引进各类科创民营企业480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约58%。
六是民营科创文娱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等行业。此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增速较高,彰显了黄浦区就业结构正从“传统服务业主导”向“高附加值服务业引领”转型。
一是高薪人才占比全市第一。黄浦区“高知人才”在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三,“高薪人才”排名全市第一。
二是科技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近9成,“十四五”期间科技服务业企业增速也较快。目前黄浦区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科创服务生态体系。
二是民营经济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动能赛道。数字科技、生命健康两大新动能产业均处于起步培育阶段。
一是科创功能现有空间不足。存量商务办公楼宇楼龄较老,以载体集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挑战。
以“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做好“主体培育”“降本增能”“优服助企”三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