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音圈扫描镜:紧凑身躯大角度精准控制的解决方案
应用介绍
在现代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进行快速、精确的二维指向控制是许多尖端应用的核心需求。从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LiDAR)到生物医学的眼动追踪,再到工业级3D打印,传统扫描技术往往在体积、角度范围和精度之间难以兼顾。二维音圈扫描镜(如Optotune的MR-15-30系列)的出现,凭借其独特的音圈电机(VCA)驱动和内置位置反馈系统,为这些挑战提供了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极致紧凑:核心镜片直径仅15毫米,整体封装外壳直径仅为30毫米,高度14.5毫米,重量不足30克。这种超小型化设计使其易于集成到空间受限的设备中。
超大扫描角度: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实现了±25°的机械倾斜角(Mechanical Tilt Angle)。在光学层面,这等效于高达100°的光学视场角(FOV)。如此大的角度范围在同类微型扫描镜中处于领先地位,极大地扩展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
闭环精度保障:内置高精度位置反馈传感器是其区别于许多开环振镜的关键。该传感器配合14位模数转换器(ADC),可实现高达22 μrad(微弧度)的分辨率,位置重复性典型值达40 μrad。这使得系统能够利用标准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实现真正的闭环控制,有效克服电机磁滞、摩擦等因素影响,确保长期稳定性和指向精度(校准精度典型值0.25°)。
可靠耐用:基于成熟的音圈电机技术,其虚拟旋转点非常靠近镜面(仅1.3mm),有利于光学设计。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如2亿次机械循环、极端温度冲击、105g机械冲击、随机振动)证明了其工业级耐用性。
音圈电机驱动原理:音圈电机本质上是基于洛伦兹力原理的直线电机(在此巧妙转化为旋转运动)。当电流通过置于永磁场中的线圈时,线圈会受到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力,驱动镜片绕轴旋转。其优势在于:
位置反馈系统的价值:开环控制的扫描镜精度受温度漂移(典型值100 μrad/K)、磁滞、蠕变等因素影响显著。MR-15-30集成的光学或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实时、精确地测量镜片实际偏转角度,并将此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此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信号,并通过PID算法实时调整驱动电流进行纠偏。这种闭环控制是达到前述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和高长期稳定性的根本保障。
受限于机械谐振频率(典型值X轴:11-13 Hz, Y轴:15-18 Hz),其满量程(±25°)正弦运动带宽约为20 Hz。
阶跃响应时间:小角度阶跃(0.1°)稳定时间(进入±5%范围)典型值约3.5 ms (使用MR-E-2控制器);大角度阶跃(10°)稳定时间典型值约13 ms。
光束遮挡:由于旋转中心紧贴镜面后(1.3mm),需注意光束直径、入射角和扫描角度的组合可能导致光束被镜框遮挡。文档提供了计算工具,0°入射时建议光束直径≤10mm以实现全FOV无遮挡。
热管理:如前所述,良好的散热设计(金属散热器,接触紧密)是保证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尤其在高速、大角度扫描应用中。
电气接口:采用20针0.5mm间距FPC排线连接,提供线圈驱动(X+, X-, Y+, Y-)、位置传感器供电与反馈信号(模拟电流输出)、I2C接口(连接板载温度传感器LM75B和EEPROM M24C08)。
控制器:推荐使用配套的MR-E-3镜片控制器进行闭环驱动。Optotune提供包含控制器、镜片头和散热器的完整开发套件(带评估软件Optotune Cockpit及多种SDK),加速客户评估和集成。
二维音圈扫描镜MR-15-30代表了精密光束控制技术的一次重要进步。它将音圈电机的大角度、快响应、无摩擦优势与闭环位置反馈带来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完美结合,并封装在极其紧凑的空间内。这种独特的能力组合,使其成为解决激光雷达小型化、提升眼动追踪精度、实现高速3D打印等前沿技术挑战的理想选择。随着自动驾驶、元宇宙、先进制造和生物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对高性能、微型化光束扫描器件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具备位置反馈的二维音圈扫描镜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无疑将在这些领域的下一代产品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持续推动光学系统向更小、更快、更智能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