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接力!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一抹橙”护航铁路暑运二十四载
应用介绍
仲夏,贵阳北站候车大厅内,身着橙色马甲的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冯禧媛半蹲在地,用流利的苗语为一位佝偻着背的苗族阿婆讲解电子车票使用方法。老人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闺女,你比亲孙女还耐心!”
此刻,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暑运誓师大会已过去35天,这样的温情场景已在贵州14个高铁站上演6000余次。而自2000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首支春运服务队奔赴贵阳站,这场青春接力便从未停歇。
今年暑运,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时代火车头”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深化“1314铁路志愿服务工程”(1个品牌、3级联动、14支特色队伍),实现全省高铁站点服务全覆盖。
截至7月底,387名志愿者累计服务5.2万小时,日均疏导旅客9.3万人次,重点帮扶老幼病残孕旅客2176人。同时,志愿模式创新突破,首创“角色互补式轮岗”机制,确保61天服务不断档,在贵阳北站试点“VR实景导航”,旅客扫码即可获取立体化站内路线名学生党员组成、日均坚守12小时以上的突击队,更是成为暑运战线“最强堡垒”。他们建立起方言服务岗,由苗族志愿者冯禧媛组建“民族语言服务组”,解决方言沟通难题152件,获旅客手写感谢信19封,专业化服务矩阵成效显著。突击队还建立了应急响应链,成功处置突发疾病、儿童走失等事件43起。队伍全员通过扶梯急停操作、AED使用等28项实训考核,在技能赋能包辅助下,实现服务“零事故”。
近年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志愿实践纳入“立德树人”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升级,人才共育,并依托贵阳铁道交通政校企党建联盟的“四方协作”(政—校—企—家)经验,成功遴选为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
夜色中的贵阳站,最后一班高铁驶离站台。00后志愿者方傲杰,在值班日志上写道:“今天帮一位老兵找到1949年的军功章,他敬礼的瞬间,我懂得了什么是红色铁路精神的传承。”此刻,十四支队伍的党团员仍在人流中来回穿梭,它们不仅是广大旅客归途的“得力助手”,更见证:当青春与时代同频,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壮阔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