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分布式数据库发展研究白皮书
应用介绍
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例将超70%,数据量激增,企业需高效管理数据。数据库作为数据驱动的基础工具,持续演进以支撑企业业务发展。
分布式数据库凭借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强容错性等优势,成为企业应对数据环境复杂、业务创新快等挑战的重要选择。
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和技术逐步成熟,已广泛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泛互联网等行业,产品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预计2025年本地部署分布式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增速将超过公有云市场。
逻辑统一性:分布式数据库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存储单元连接起来,组成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提供高稳定、高可用、高安全、低延迟的使用体验。
金融行业:分布式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高频交易、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场景,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例如,交通银行分布式数据库承载日均2亿笔交易,支撑14万亿资产流动。
运营商核心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成为金融、运营商核心系统的技术主动脉。例如,中国移动1亿用户产生的130亿条日数据流通过国产数据库实现毫秒级响应。
政企领域:支持多省人社、能源、交通、公共服务等核心系统升级。例如,江西人社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将征缴计划生成时间从16小时压缩至9分钟。
当前,我国分布式数据库市场竞争激烈且格局较为明确,众多数据库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并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提升服务质量。
头部国产数据库厂商如OceanBase、华为云GaussDB、腾讯云TDSQL等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行业整体正逐步进入高质量竞争阶段。
市场地位:OceanBase以21.2%的市场份额首次问鼎中国分布式数据库本地部署市场榜首,在金融行业本地部署市场份额达23.9%,再次位列第一。
技术优势:作为100%根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具备金融级的高可用性与极致弹性,支持私有化部署、混合云及多云架构,提供从单机到超大规模集群的平滑演进路径。
成功实践:已服务超过2000家客户,在政务、金融、能源、电力、交通、医疗、教育等关键领域规模化落地。例如,四川银行48小时内完成133套系统从“桥”架构到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的切换,刷新金融业分布式数据库单轨切换效率纪录。
AI时代的数据基座革命:企业亟须通过统一技术栈融合事务一致性保障、复杂分析处理、向量检索与多云弹性能力,推动数据价值从后台成本中心升级为业务决策中枢。
存储和计算分离:分布式数据库将向存储和计算分离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迁移难:企业在应用分布式数据库时面临数据迁移难等挑战,需要综合考虑部署成本、业务发展需求、自身IT能力和数据安全与合规性等因素。
技术人才短缺: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