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顶级富豪圈沉浮录
应用介绍
2012年初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庄严大厅里,参加全国“两会”的深圳代表们频频交流着家乡的经济话题。
副主席名单中有深圳俊义玻璃董事长李贤义、迈瑞医疗创始人徐航、东海地产董事长黄楚标等本地资深企业家。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长串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腾讯公司的“小马哥”马化腾、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顺丰速运总裁王卫、佳兆业集团董事长郭英成等等。
相形之下,当时尚未名震天下的姚振华只能算这个圈子里的“小弟”——他的宝能集团虽在地产界崛起,但与腾讯、比亚迪等相比名头稍逊。
俱乐部正式成立的大会上,陈红天意气风发地发表致辞:“我们是一群遵纪守法的企业家,要为深圳的经济建设做更多贡献。”在场掌声雷动。
很快,这个圈子显示出惊人的资源整合力:据报道,俱乐部成立当年,成员名下控股的上市公司总数达70家,关联企业近3000家,资产总额接近1.5万亿元。
这一数据在随后几年更翻倍增长,到2017年前后,成员旗下上市公司已达90家,资产规模高达4万亿元。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富豪俱乐部也有意无意地将两位深圳商界大佬排除在外:一位是华为的任正非,另一位是万科的王石。
坊间传闻,任正非淡泊低调,“看不上,不爱凑热闹”,婉拒了入会;而王石恃才傲物,可能是俱乐部方面“看不上他,不带他玩”。
他们在2013年发起设立同心基金,集合42位会员股东实缴17亿元人民币,用于联合投资;2014年8月又成立了“同心俱乐部青年委员会”,将成员企业的二代子弟纳入麾下,培育接班人网络。
据悉,2015年俱乐部及有关成员还斥资8.8亿元,在福田区购入深圳证券大厦整栋楼,并将其更名为“同心大厦”作为永久会址。
俱乐部诸公个个春风得意:马兴田领导下的康美药业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净利润达到14.4亿元,成为资本市场公认的“白马股”。
王传福执掌的比亚迪也在2011年登陆深交所,成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车企。但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中,危机的种子已悄然埋下。
报道直指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嫌疑,消息传开后公司股价应声下挫,市值蒸发60亿元,马兴田一时间陷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危机。
果然,2013年3月广发证券发布专项核查报告,称未发现康美财务有重大问题。在不足半年时间里,马兴田成功平息了这场风波。
佳兆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全面爆发,多家银行和信托纷纷逼债,公司上下人心惶惶,高管接连离职,售楼处门可罗雀。
到2014年末,佳兆业已经陷入实质性违约的边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郭英成和他的地产帝国难逃覆灭的命运。
这位融创中国的掌舵人以接盘风险地产项目闻名业界,他在危机关头携巨资杀到,宣布计划收购佳兆业以解危局。
然而剧情旋即反转——孙宏斌团队进场尽调后,发现佳兆业的财务窟窿比预想更严重,他最终选择放弃收购。
2015年,在地方政府的斡旋下,佳兆业与大部分债权人达成了债务重组协议,同时主动配合调查,针对违规行为“甩锅”给了几名财务高管作为替罪羊。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这样绝处逢生——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商海暗流涌动,新的风暴已经在酝酿。
2012年底,他成功拿下了一张珍贵的金融牌照:前海人寿保险公司的筹建获批,并于次年正式开业。
从2013年起,他以宝能控股旗下的前海人寿、钜盛华等公司为马甲,四处出击买入上市公司股票,开始了令资本市场震动的潜行猎杀。
股市狂飙和产业并购风起云涌,在这其中,姚振华悄然将矛头瞄准了一个重量级目标——地产龙头万科。
姚振华试图以理服人,向王石承诺:“宝能系若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您仍是万科的旗手,我们会维护这面旗帜。”
至2016年中,“宝能系”持股比例一度逼近25%,遥遥领先于华润和万科管理层,引发举国关注。
陈红天直言:职业经理人不喜欢新的股东或“老板”,唯一的选择就是辞职走人,在北方叫“滚蛋”,广东话则叫“劈炮”。
公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深圳还有这样一个同气连枝的富豪圈子,陈红天等人正通过舆论为姚振华站台撑腰。
在宝能与万科的股权争夺战白热化的2016年,同心俱乐部内部实际上形成了明确的阵营:绝大多数成员选择支持姚振华这位“自己人”。
至此,这场举世瞩目的资本风暴尘埃落定:姚振华虽然未能如愿掌控万科经营,但也一战成名,凭借豪掷千金的激进手法坐实了“资本大鳄”的名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科事件中高调亮相的陈红天,也借机提升了自己的声望。他那番“滚蛋论”更是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谈资。
此话并非空穴来风——据传陈红天当时还曾嘲讽过连续抛售内地资产的李嘉诚“不够爱国”,这种胆识和姿态,让他赢得不少民营企业家的拥趸。
2017年2月,原保监会以违反保险资金运用规定为由,取消姚振华前海人寿董事长任职资格,并禁止其10年内进入保险业。
而同心俱乐部在这场大战中初露峥嵘之后,也引起了更多公众和官方的关注。深圳商界这个顶级圈子的能量,已不容小觑。
这一年2月,王卫将顺丰速运通过与一家上市公司鼎泰新材的资产重组,成功借壳上市,顺丰控股在深交所敲钟挂牌。
在上市仪式上,一向低调神秘的王卫露出难得的笑容——那口响亮的钟声意味着顺丰市值瞬间超过2000亿元,而他个人的身家也随之飙升至1300亿元。
2017年6月1日,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发布声明,称顺丰合作方丰巢科技突然关闭了针对淘宝平台的快递数据接口。
很快,顺丰方面做出回应,表示真相是菜鸟方面胁迫顺丰交出更多客户隐私数据,在顺丰拒绝后,菜鸟便将顺丰从其平台的物流列表中屏蔽了。
一时间,“丰鸟之争”成为当月商业热点话题。许多剁手族发现淘宝下单时已无法选择顺丰快递,而顺丰的自提柜也不再显示淘宝的包裹信息。
在马化腾的声援发布后不久,顺丰也针锋相对地指出菜鸟此举实为逼迫顺丰放弃腾讯云、改用阿里云服务,是竞争对手的商业打压。
两大阵营唇枪舌剑,事态不断升级。最终,国家邮政局紧急出面调停,这场数据接口风波才得以平息,双方恢复合作和信息共享。
尽管冲突以和解告终,但其中透露出的行业格局意义深远——在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对垒中,顺丰和腾讯站到了一起。
此役之后,腾讯很快进一步加大了与顺丰的业务合作,不仅入股顺丰的丰巢柜业务,还推动微信与顺丰系统的深度对接。
2017年,财大气粗的陈红天一掷千金,以21亿港元的天价购买了香港山顶歌赋山道的一栋豪宅,约合每平方米200万港币。
到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大为改善,比亚迪的技术积累开始爆发。当年王传福种下的种子,如今结出了丰硕果实。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连连报捷,先是推出爆款的“唐”系列混动车,随后又在政府支持下推广纯电动巴士和的士,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同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和特斯拉效应引爆市场,资本对电动车的热情达到空前高度。比亚迪股价一路飙涨,从年初的40元左右最高涨至接近200元。
王传福个人也再次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在经历过挫折低谷后,这位技术出身的实业家凭借执着终于笑到了最后。
原来,在成功平息2013年那场风波后,马兴田不仅没有就此收手,反而愈加大胆地对康美药业财务报表“动手脚”。
据证监会调查,2016年至2018年间,康美药业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达291亿元,虚增利润高达约206亿元。
消息一出,康美股价式下跌,从最高时超过1200亿元的市值一路缩水,到2019年跌剩不到400亿元。
消息传来,同心俱乐部内部一片唏嘘。当年意气风发、风度翩翩的“药王”马兴田终于自食苦果,锒铛入狱已成定局。
这回他将目光投向了制造业,毅然砸下数百亿元跨界造车:2017年收购了观致汽车51%股权,2019年追加投资并收购了一家零部件厂,梦想打造他的汽车版图。
2021年,深圳宝能总部上演了一幕幕戏剧性场景:愤怒的员工在地下车库围堵姚振华座驾拍打车门,高喊“还我工资”。
2020年后,中国掀起房地产业“三道红线”去杠杆风暴,恒大等巨头相继爆雷。佳兆业也未能幸免,2021年底再度出现债务违约。
十年过去,同心俱乐部的成员们各有各的际遇沉浮,有人创造财富神话,也有人因为违法违规深陷囹圄。
他们抱团纵横捭阖,在俱乐部鼎盛时期,成员间资本、人脉高度交织,甚至子女都通过青年委员会建立起“小同心”朋友圈。
马兴田违法造假终遭法律制裁,康美帝国轰然坍塌;姚振华激进扩张埋下祸根,宝能帝国如今负债累累、频临崩解;郭英成几番沉浮后依旧走入楼市下行的困局,佳兆业再度命悬一线;就连陈红天自己也在近年地产萧条中遭遇资金链紧张。
据报道,2023年陈红天旗下祥祺集团在内地和海外的多处物业被银行接管拍卖,他本人已很少公开露面,家族成员陆续从公司董事席位退出。
这位“小马哥”逐渐放下聚光灯下的锋芒,更多时候居于幕后,让腾讯这艘航船沿着既定航道继续航行。
王卫的顺丰则在快递主业外积极拓展多元物流版图,虽要应对京东物流等劲敌竞争,但凭借多年来锻造的口碑与效率,顺丰依旧是中国物流市场的领军者,王卫本人则一如既往神龙见首不见尾,守拙藏锋。
王传福的比亚迪更是乘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扶摇直上,稳居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并开始向特斯拉这样的全球劲敌发起挑战。
回望同心俱乐部走过的十余年,无论是共同进退的辉煌,还是各奔东西的失落,都凝聚成了一段独特的历史剪影。
可以肯定的是,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商业博弈的故事远未结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新的“同心”联盟、新的弄潮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