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能源合同解决方案
应用介绍
20~30年的购售电协议(PPA)、EPC合同需覆盖技术迭代(如光伏组件衰减率)、政策转向(如电价补贴取消)、市场波动(如现货价格日内96点变化)等多重变量,传统条款难以预见全生命周期风险。
政策迭代冲击经济模型:中国2025年“136号文”取消光伏电价兜底,强制市场化竞价;欧盟CBAM碳关税追溯供应链碳排放,导致合同经济性模型崩塌。若未嵌入动态调价机制(如与一次能源价格挂钩浮动条款),可能直接引发亏损。
技术参数直接触发法律责任:设备性能指标(如光伏组件首年衰减率≤2%)未与违约责任绑定,某EPC项目因未约定衰减罚则损失230万元;虚拟电厂调节容量、响应速率等技术参数若未在合同中量化,易导致调度违约罚款。
审查主体能力错位:法务缺乏电网规范知识(如《陕西电力现货交易细则》对节点电价的要求),技术团队忽视条款法律后果(如“不可抗力”未包含限电政策),形成责任线)全球化合规与本地化落地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