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培老师失业后深陷 “骗保” 漩涡检方:证据不足不起诉
应用介绍
“终于能放下这件事了。”5月9日上午,拿到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后,张展第一时间接受了《凤凰周刊》记者的采访,“悬在心里这一年,真挺折磨人的。”
悬在张展心里的事,要追溯到几年前。当时他在某教育培训机构任职,2022年失业后曾尝试申领失业保险金,但两次申请均未通过。后来,他在朋友圈看到中介发布的“代办失业保险金”广告,便按要求提交材料并支付了中介费,最终成功领取了保险金。
2024年4月23日下午,异地办案警方从张展的老家将他带走,以涉嫌诈骗罪对其刑事拘留,同日取保候审。之后在自家附近的派出所,张展得知,帮他办理失业保险金的中介,实际上虚构了劳动关系,去骗取失业保险金。张展因此成了涉案人员。
记者从官方渠道掌握的信息是,该公司还伪造了多份劳动合同,张展并非个例。“我就觉得很诧异,即便那个中介违法了,我并不清楚,完全是被动、被迫的。”张展说。
2024年7月3日,警方以张展涉嫌诈骗罪,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但检方因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警方补充侦查了一次。警方补侦后再次审查起诉。但检方仍认为“认定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今年4月30日,检察院针对张展案,做出了《不起诉决定书》。5月9日上午,这份《不起诉决定书》终于到了张展手中。
2016年3月,26岁的张展离开老家,到180公里的外地城市,做起了教培老师。起初,他每月底薪3000元,加上课时费,月收入能有1万多元,公司给他缴纳了社保。
刚入行那几年,赶上教培行业的好光景,张展的月收入最高能拿到近两万。那时候,他以为会在这一行干一辈子。后来行业渐渐不景气了,但他所在的毕竟是头部机构,张展总觉得,再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家公司出事。
可很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2019年5月,公司续签劳动合同时,甲方变成了另一家教培公司。从股权上看,两家公司无关联,但新签约公司运营的所有业务都是之前那家公司的。
起初,张展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几个月后,他得知,公司出现大规模欠薪,多地校区关闭,很多家长退费。公司对外解释是“经营不善,造成部分教师离职,产生家长退费”。
张展所在机构的困顿,是当年整个教培行业的缩影。新华社《半月谈》发文称,“2019年,可能是教培行业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教培机构关停超万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政策趋紧、监管变严后的市场自净现象,但也有一些培训机构是在恶意圈钱。”
彼时,他乐观地认为,困境是暂时的。但紧接着,公司开始连续欠薪。从2020年2月开始,他和同事们的社保断缴了。社保缴费信息显示,自2016年4月至2020年1月,公司每月正常为张展缴纳着失业保险,累计缴费46个月,2020年2月后断缴。
他也因为欠薪发起过仲裁。2020年10月,他和近20名老师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12月29日,仲裁部门作出裁决,让新续约的公司支付张展工资48242元。可这家公司2017年才成立,没有可执行财产,这笔钱一直没能要回来。
有关失业保险金的信息,张展是在2020年11月才知道的。这笔钱,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临时补偿。有同事在微信群里说,平均下来,每月能领2000多元。
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或许是杯水车薪。但在张展生活的城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也才1900元。“那笔失业金,能解决我半个月房贷。”张展说。他决定申请。
从相关政策里,张展注意到,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包括,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在张展的记忆里,之前有同事和他情况一样,但仅通过微信申请,就拿到了失业保险金。这坚定了他申领这笔钱的信心。
2020年11月16日,张展第一次申领失败了。系统提示“您处于参保状态,不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这时的张展才意识到,自己的确还在通过中介代缴社保。于是,他决定停掉社保。
2022年2月8日,张展第二次申领失业保险金,又失败了。系统这次提示,“您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条件,无法申领失业保险金”。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张展怀疑,是系统将他代缴社保的那段时间,认定为正常就业,且不属于被解聘、辞退等情形,所以不符合申领条件。
但在张展看来,“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要求十分荒诞。网络上也有人提出,现实中,很多公司为了不赔付N+1的人力成本,会让员工自行离职,这样一来,导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不成立,就无法申领失业保险金。
申请的第三个条件,“办理失业登记”也很麻烦,“这样的话,社保可能会暂停缴纳,影响医疗和养老保险。”张展说,“登记失业的话会暂停社保,不想影响社保待遇自行缴纳社保的话,会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就在两次申请失败打算放弃时,2022年11月,张展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条“代办失业保险金”。他找发信息的朋友打听,朋友推了个微信号过来,说是代办中介。中介告诉张展,失业保险金肯定没问题,“包办”。
中介的操作似乎很简单——只要了张展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信息,收取了1400元服务费和1个月3500元的“社保补缴”。接下来的操作流程,张展没再过问。他自始至终从未和中介见过面,也没在任何材料上签过字。
过了1个月,张展收到社保部门的短信通知,说是能领钱了。于是,从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2月14日,张展分13次从社保基金管理中心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共计27036元。
也是在案发后,他才得知,那个中介实控了两家公司,一家科技公司,一家商贸公司。两家公司都没有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去经营,所涉业务均是“代办失业保险金”。从人社部门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并非合法中介,而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涉嫌骗取失业保险金”,张展只是他们的诸多客户之一。
大约在2024年三四月份,中介突然联系张展,说那笔钱可能得退,大意是不符合申领规范。张展以为,这次又和前两次自行申请的情况一样,仅是条件不合规。中介还特意让他留意社保部门发的短信,“收到短信的话,赶紧退了”。
张展说,自己一直在等待退费短信,结果没收到要求退款的信息不说,却等到了警察上门。在派出所,警察要求他退了两万多元失业保险金。张展手里没钱,就当着警察的面,从手机上网贷了3万元,将失业保险金退回了社保部门的账号。
张展将自己的案子,委托给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欧钦平。负责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告诉欧钦平,彼时,有100多名与张展情况类似的“骗保者”陆续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但从接手这个案子开始,欧钦平就觉得张展是无罪的。他说,张展作为一名失业者,对自己是否完全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确实存在错误认知,其通过中介代办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结果,也不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但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犯罪相比,其行为性质明显不同。
“他没有实际参与使用虚假材料骗保的过程,怎么就成诈骗犯了呢?”欧钦平表示,“至于其他嫌疑人,很多可能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是真正的失业者,无非是薅了一点失业保险金的羊毛,不慎掉入诈骗犯罪的陷阱。对于这些人一概重拳打击,科以刑罚,显然不合适。”
案件审查起诉期间,张展每天都深陷焦虑。他最担心的是一旦获刑,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所幸从2024年4月23日被刑拘,到今年4月30日获得不起诉决定,这段煎熬的日子终于画上了句号。
“我无罪,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是降到最低了,这是我当初坚持的最重要因素。”张展说,事发后,孩子总问他是不是好人;他说自己是好人时,孩子会反驳,“警察怎么会抓好人呢?”之前,对于这个问题,张展接不上话。现在,他可以自信地告诉孩子:“我是好人”。
我2019年从前公司辞职,第二天就去登记失业了,挺快的呀,每个月15号发失业金,领了两年,并没有那么复杂
△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这是会谈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握手。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付先生在嘉兴做装修生意,他说7月21号有一批板材要送到业主家,结果在乘坐电梯时出现意外,他和15岁的儿子被困在了电梯里。付先生:把板材放到电梯里以后,负一层,我和我家小孩进去以后,电梯已经运行,门也关掉了,到一层就停掉了。
7月28日晚,2025世界泳联世锦赛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覃海洋后程反超,以58秒23的成绩夺冠。中国游泳队获得本届世锦赛首枚金牌。马丁嫩吉、彼得拉绍夫分获银牌和铜牌。 覃海洋。图源:世界泳联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霏56秒47获得第四,余依婷第八。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 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月28日公布。《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对象和标准,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补贴 #辅食
援助不了一点,一点也不能援助,白眼狼不值得同情。#菲律宾 #搞笑 #幽默段子 #一人分饰多角 #嘿嘿先生
发布11人被查信息。贵州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石油纪检监察组消息:中国石油寰球工程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勇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石油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九派新闻消息,近日,湘西永顺县王先生因潜水捞鱼被困水下溶洞五天五夜,经多方援助后奇迹生还。7月24日下午,他刚露出河面,就激动地握着拳头,挥舞手臂,岸上传来一阵欢呼。
近日,一名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的大二学生在飞机上救人的事情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称其见义勇为,也有网友质疑其“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执业资格”,当事人孙毅杰将当时救人的详细过程发布到了腾讯新闻热问平台。
7月27日,2025新加坡游泳世锦赛,中国跳水队的谢佩铃/朱勇鑫以0.06分险胜对手夺得混合双人10米台跳水金牌,15岁的谢佩铃是广州跳水运动员,她也就此成为广东跳水第19位世锦赛冠军。 谢佩铃是首次参加世锦赛,她在2022年还在参加广东省运动会,近年来不断进步。
庞氏骗局、传销、非法集资,这些骗人的手段可谓是坑了不少人,但是这些事例时有发生,为什么偏偏有些人就对此深信不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