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自主扼杀真自主 营销为王打败技术至上
应用介绍
内核从零开始研发,但能够基于开源代码二次开发,并且拿出了相对靠谱的产品,且不吹牛忽悠消费者,
当下,最令人恶心的做法就是明明是技术引进,明明是拿开源代码做修改二次开发,偏偏要标榜全栈自研,而且营销舆论火力全开,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瘸了,大肆收割官方的政策红利和民间的爱国红利,拿全栈自研当营销工具,贩卖爱国情怀赚钱。
诚然,拿政策红利,赚爱国钱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的技术和产品必须是真自主,每一行源代码必须是自己写的,CPU不需要向ARM购买授权,不需要向ARM支付专利费。
如果每年一边向ARM支付几亿美元的授权费,CPU中包含ARM的技术和源代码,营销上标榜全栈自研,并收割官方政策红利和民间爱国红利,就非常不要脸了。
具体来说,只要让后来者发现,即便是买国外技术,只要营销到位,关系打理到位,就可以把自家的产品在体制内高级干部和民间百姓脑海里烙印下全栈自研的概念,并可以收割红利,那么,谁还会去当傻子真正从零开始,另起炉灶,开发真正不受美国制裁的技术呢?
CPU从指令集开始自主研发CPU,相对于购买ARM指令集授权,购买ARM CPU核授权开发CPU,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要高很多,商业风险也非常高,可以参考龙芯和SW。
但如果没有成熟技术引进,让小米自己研发一套新指令集,自己开发一款媲美骁龙8elite的CPU,哪怕给小米3倍于开发玄戒的时间和资金,小米也极难实现。
同理,从内核开始研发,打造一个与Linux、FreeBSD等档次的操作系统内核,然后拿这款系统内核打造一款操作系统,与拿AOSP二次开发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高很多,而且商业风险也非常高,即便谷歌有丰富的AOSP研发经验,在研发基于全新zircon内核的Fuchsia系统时依然在商业市场折戟。
因此,企业有很强的动机去把买ARM授权开发芯片标榜为全栈自研,把基于开源软件二次开发标榜为全栈自研,这样可以短平快,实现利润最大化。
从实践上看,分别谁是真自主,谁是吹牛非常容易,以操作系统来说,程序员开发项目会发布一个清晰的技术road map,今年什么技术支持进度,明年什么里程碑节点,都是清晰的。
然而,某个在2019年就宣称要全部自研的系统,其开源版本却迭代缓慢,创造出按揭开源的奇观,Roadmap 更是在迭代两年后才发布。时至今日,依然未能剔除全部Linux和AOSP代码,Linux的漏洞,该操作系统也是一模一样具有,高概率是直接用Linux代码。
同时,在每年的技术发布会上,从未站在技术开源角度分享开源版本工作成果,以免大众学习相关概念后,戳穿其2019年的夸大其词。
国内并不是没有从内核开始研发的系统,只不过干实事的团队非常低调,比如阿里的星绽,用Rust作为唯一的编程语言,全部自己写的内核,苟了两三年不宣传,代码开源。
CPU同样很容易分辨,需要向ARM等外商缴纳高额专利费的,肯定就不自主,不需要向外商购买指令集授权,CPU核授权的,高概率就是自主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