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深耕工学一体化 借双元制培训淬炼育人新路径
应用介绍
作为全国工学一体化实践的坚定前行者,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持续探索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化路径。7月25日至30日,院领导、系主任及工学一体化梯队教师深度参与德国客尼科技教育集团主办的“双元制AEVO企业培训师能力与标准”培训班。在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博士(Thomas Hug)的指导下,聚焦行动导向工具在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中的高阶应用——通过真实的企业任务,系统性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主动担当、团队协作、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通用能力,建立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强化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与过程陪伴者的角色。
胡格博士全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教师团队实操演练实践了包括精读处理文字、关键词卡片、小声交谈法、伙伴拼图法、小组拼图法、旋转木马法、魔术盒法、扩展小组法、引导问题法、可视化等十余种工具。培训班围绕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基于“完整行动”的教学模型、跨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价、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定位、积极有效的师生关系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实操。
这些工具并非新方法,而是精准嵌入学院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的“完整行动模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交付-评价反馈),在现有教学框架中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迭代。
培训成果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进行考核,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室内设计与幼儿教育、烹饪、计算机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六大专业教学团队演示如何在工学一体化课堂的各个环节借助专业内容训练通用能力,让通用能力在专业场景中可观察、可评价、可迁移。如新能源汽车团队在电池故障诊断任务中,师生运用“关键词卡片”梳理故障因素,培养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小声交谈法”优化排障流程,强化团队配合。人工智能团队在网页数据采集任务中,用“引导问题法”引导学生分析网络架构,培养信息整合能力。各团队的精彩阐述引发了深度思考,并与胡格博士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专业对话。
“人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当行动导向工具遇见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我们锻造的不只是技能,而是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扎根真实土壤,让学生的通用能力成为破局之翼,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答卷。此次培训标志着学院在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开始了新的探索——从行动导向方法的普及迈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精细打磨。
培训班结业仪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人才港举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副处长史超,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方宝城、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碧儿、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韩庆旗、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伟等领导莅临指导。方宝城副局长高度肯定此次培训的实践价值,解决了之前能力培养模糊的难题。并强调:广州轻工技师学院在教育端的革新是广州产教融合的缩影,教师精耕优质课堂,才能动态对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技术迭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