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
应用介绍
今天(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谈到国家安全,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反间防谍、维稳处突等方面,觉得离自己比较遥远,也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那么,这些年来,我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除了粮食安全外,还有哪些方面与农民息息相关?涉农科技企业在国家安全方面应有哪些意识和担当?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对此,中国三农发布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一头关系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这些年来,我国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增强农户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表示,我国不断完善粮食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增加油料和饲料供应,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进口来源多样化,减少对特定国家(如美国)的依赖,增加世界其他市场的替代选项;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计划、提升单产以及粮食安全的党政同责制度等,提升了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此外,通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绿色发展转型、面源污染精准治理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得到系统性提升。同时,我国完善了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将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治理面源污染,加强生态安全建设。
另外,在资源安全方面,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社会安全方面,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防范遏制“村霸”等一些列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谈到“三农”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李群英表示,可能涉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行为主要涉及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等。
记者关注到在以往公布的案例中,有一例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取我稻种及制种技术案”,国内某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朱某某,为了捞取个人经济利益,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建立所谓“合作”关系,并对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要求“来者不拒”,以“合作制种”名义,先后向对方违规出售5种亲本稻种,获得了超出正常售价的回报。最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朱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那么,农业科技企业在国家安全方面应有哪些意识和担当?
郑风田认为,当前部分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被境外机构以“合作”名义窃取重要种质信息,也确实存在一些农业企业为牟利将我国亲本种子非法出售给国外,甚至被境外间谍获取的情况,这确实令人痛心。种子资源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必须严格管控。近年来,西方国家在种业领域对我国实施“卡脖子”政策,不再向我们提供最新品种,反而强迫我们开放资源。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管控,特别是对我国特有资源的保护。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防范:强化企业的国安意识教育、提高对种业安全的敏感度、相关部门加强安全监管,通过这些措施来有效减少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李群英表示,涉农科技企业在国家安全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第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避免“卡脖子”风险。加大核心领域的自主研发投入,减少对境外技术的过度依赖。保护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研发项目等建立保密管理制度。第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担当。遵守数据主权法律,配合国家安全审查,不得将境内数据违规提供给境外机构或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第三,遵守国际规则与国内法律。避免因配合境外不当要求而损害国家利益。在涉外科研合作、技术并购中,需评估是否涉及敏感技术转移,必要时主动申报国家安全审查。警惕境外机构以“开源社区”“学术交流”名义获取关键技术或数据。
郑风田认为,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正确认识自身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国家对粮食生产的特殊支持政策。基层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做好耕地保护政策解释,创新工作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避免照本宣科,通过具体案例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基层干部要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和“执行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让农民真正理解、接受并自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李群英认为,第一,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媒体、学校、社区等,广泛传播国家安全知识和理念;第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第三,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活动,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展览等活动,激发公众参与国家安全工作的热情;第四,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公众深刻认识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严重后果;第五,创新宣传方式,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文化活动,如庙会、景区宣传等,通过生动的宣传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
第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警惕身边的安全风险,例如非法测绘、拍摄军事基地或敏感设施;网络上的煽动性言论、虚假信息或诱导性链接。
第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要保护国家秘密与敏感信息,不要拍摄军事禁区、重大工程、科研机构等场所,不在社交平台分享涉及国家安全的图片或视频。若从事涉密行业如农业科研、能源、国防等,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通过非加密渠道传递敏感数据。参与环保行动,减少农业污染。珍惜粮食资源,践行“光盘行动”,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