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中心

佛山四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获批!2035年发展蓝图绘就

佛山四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获批!2035年发展蓝图绘就

  • 发布:
  • 人气: 14
  • 评论: 0
标签:

应用介绍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佛山市顺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佛山市高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四个区的规划获批标志着佛山至2035年国土空间发展的纲领性、法定性蓝图正式确立,为全市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省政府的批复明确了四个区的核心功能定位,着重强调要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强调要做好规划实施管理和组织保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在省政府的批复中,明确了支撑南海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重要支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

  《规划》显示,南海区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农业、生态、城镇和产业空间“四集中”策略,引导农业空间集中连片、生态空间织补成网、城镇空间强心聚轴、产业空间集聚提质,推动国土空间布局全面优化。规划构建“一山三江、一环多园,一主一副、两轴多片”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以西樵山为生态核心,保护西江、珠江西航道、东平-顺德水道三条水系廊道,打造由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金沙岛公园、千灯湖公园等组成的生态公园环,强化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的主中心,建设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的副中心,依托千灯湖城市发展轴和广佛全域同城发展轴,推动南国桃园、听音湖、南海湾、儒林湾等片区协同发展。《规划》提出,南海区要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化空间格局。全方位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同时,建设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加强与珠江口跨江通道及东南向通道的联系,引领珠三角西岸发展。

  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海区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对广州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岭南特色进一步彰显,形成国家县域现代化典范。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全面优质普惠发展,各项指标达到现代化国家的先进水平,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规划》以智能制造中心、大美水韵凤城为发展愿景,着力将顺德区建设成为世界美食之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重要支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生态同网、产业同圈、生活同城”三大策略,聚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科学布局,构建“一屏两心多组团”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促进农业空间显特色、生态空间成体系、城镇空间见品质。推动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伦教街道、陈村镇、北滘镇、乐从镇协同发展,构建对接广深、联系港澳的顺德中心城区和三龙湾创新核,推动勒流街道、龙江镇、杏坛镇、均安镇组团式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着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双跃升。

  《规划》还明确,为三龙湾科技城、佛山高新区顺德园、佛山综合保税区、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佛山九龙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园、佛山伦教珠宝时尚产业园、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源。增强龙江镇的重点镇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勒流街道、杏坛镇、均安镇等一般镇(街道)特色化发展。

  根据《规划》,到2035年,顺德的生态质量、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城市品质、文化魅力显著提升,建成科技、文明、美丽、和谐、富裕的顺德。展望到2050年,顺德将全面实现智能制造中心、大美水韵凤城的发展愿望,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魅力城区。

  高明区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区域空铁融合发展区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功能定位,提出构建“两城一轴三副、一屏两脉双楔”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规划》显示,高明区依托城市科创协同发展轴串联高明组团和空港组团,带动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协同发展。以西部山地为生态屏障,加强保护西江干流水道、高明河两条生态水脉和凌云山沿广台高速、皂幕山至南海区西岸-西樵山形成的两条重要生态廊道,推动高明区生态文明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中显示,高明获得新增各类建设用地空间约8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约64平方公里,城镇拓展比率五区第一,为高明今后引进产业项目及城市建设预留了更加灵活广阔的空间。为沧江工业园、临空经济区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紧抓广州新机场落地拉开高明发展架构,实现从“一主四副”到“两城三副”的空间格局之变,充分释放湾区西部门户效应和生态本底优势,建设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

  《规划》明确三水区作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全省乡村振兴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建设湾区智造名城、岭南水韵绿都的目标愿景。

  《规划》要求三水区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构建“三廊一屏,一心一区一带双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保护以北江、西江、绥江三大水系为脉络的生态廊道,筑牢大南山山脉生态屏障,提升三水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能级,依托云东海街道、乐平镇打造佛北副中心产城融合发展区,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以广佛肇交通大动脉为纽带,促进广佛肇城镇协同发展,构建统筹三水南北城镇联动发展的城镇功能拓展轴和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强化三水—南海产业协同的先进智造发展轴。为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和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