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院

坚定信心 务实重干 机电学院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举行产教融合签约仪式

坚定信心 务实重干 机电学院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举行产教融合签约仪式

  • 发布:
  • 人气: 15
  • 评论: 0
标签:

应用介绍

  7月25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与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产业园”)在高新产业园举行“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产教融合签约仪式。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机电学院校长王维园、副校长王兴东,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旭、总经理尚霞,静海区人社局局副局长李健、总工会经审委主任姚玉进、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刘忠强出席活动,爱玛科技、龙创恒盛、天海同步、八方电气、鲜一瑞科等企业代表及市教委职业教育处有关等共20余人参加活动。

  罗延安在致辞中对本次签约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天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基本情况。他指出,职业院校要向企而行,发挥自身的优势,围绕园区和企业的真实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订单培养、技术创新、科研攻关等,推动双方实现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市教委将统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回应园区和企业相关需求,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和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服务和支持,希望双方的合作成为我市“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产教融合发展的典范,结出丰硕成果。

  王维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签约标志双方共同开启“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产教融合新范式,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政府引导、园区搭台、院校支撑、企业主演”的运行机制。共筑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中高本企”一体化培养,共建“工程师学院”,推行“双导师制”,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智慧的复合型人才。共创技术转化加速器,探索建立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学校专利高效转化,协助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

  杨旭在致辞中表示高新产业园与学校签署协议加强合作,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为静海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科教支撑。希望双方健全工作机制,细化任务举措,增强发展合力,将合作协议的内容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争做全市“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产教融合的示范和表率,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夯实坚实基础。

  尚霞在致辞中表示,高新产业园与机电学院的深度合作,是深化“政校企”协同、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的关键一步,也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将聚焦产教融合,在人才培育提质上精准发力,创新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培养模式,让人才输出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锚定创新驱动,在技术赋能增效上协同发力,联合头部企业、机电学院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推动要素流动,在资源高效共享上聚力发力,构建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会上,王维园和尚霞代表学校和园区签署产教融合合作协议,并为产教融合基地揭牌。罗延安、杨旭、王兴东见证签约。随后,机电学院与园区多家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根据协议,机电学院与高新产业园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调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师资互派互聘机制,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加强技术研发与服务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企业动能改造,促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支持。加强资源共享合作,建立产教联合体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科研成果、招生就业等信息互通,推动学校和园区企业的实训设施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共同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