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白皮书

最后24小时李在明胜券在握对于表态变了措辞不寻常

最后24小时李在明胜券在握对于表态变了措辞不寻常

  • 发布:
  • 人气: 3
  • 评论: 0

应用介绍

  大家都知道,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是任何国家跟中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中方更是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地区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白皮书中多处提到,再次指出“坚决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法律效力不容置疑,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然而,总有一些国家插手,其中韩国方面这两年的“表现格外突出”。就在韩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前夕,韩国民调机构公布了最后一次民调结果,其同候选人李在明以49.2%的支持率继续领跑,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为36.8%,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为10.3%。

  目前距离韩国大选结果揭晓,只剩下最后24小时。作为最有可能赢得韩国这次大选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接受了在美国《时代》杂志专访。当被询问如果台湾遭中国大陆武统,韩国是否会对台湾伸出援手时,李在明的回答虽然有玩笑成分,可充满着理性。

  李在明微笑着回答:“当外星人入侵地球时,我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答案。”这里插一句,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报道,“大陆若会援台?李在明:等外星人入侵地球再说。”

  对于李在明这样回答,虽然跟之前关于的表态有所差异,措辞不同寻常,但这对中方来说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一直是中国内政。《时代》杂志报道称,李在明此前被视为对中国友好态度,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他在竞选期间刻意淡化了一些对华的言论。

  反观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却大肆插手。事实上,如果大家关注韩国历届政府,几乎从不插手,而且对华政策相对平衡。但是自从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政府“摇身一变”,不再坚持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彻底投向美国,而不断发表涉台言论,严重破坏中韩关系。

  举个例子,2023年4月24日至29日,尹锡悦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出访前夕,尹锡悦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竟然赤裸裸地称:“韩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决反对依靠力量改变现状。不仅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问题,而是像朝鲜问题一样,是个全球性问题。”

  消息传出,中国外交部在回应时直接表示,“纯属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毫无疑问,尹锡悦当时之所以发表涉台言论,本身就是向美国总统拜登递上“投名状”。

  “不容他人置喙”就是明确告诉尹锡悦,不是你能插嘴的。可能韩国政府没看懂,韩方非但不道歉,反而韩国外交部还召见了中国驻韩大使抗议,称中方这是“外交失礼,有损韩国的国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韩国心虚,对于中方的警告反应特别敏感,明显把自己视为“上的玩火者”之一。另外,有一点是肯定的,尹锡悦当时涉台言论,是中韩两国1992年建交之后韩方最恶劣的一次表态。

  在李在明看来,美国对韩国来说至关重要,可韩国处在亚太地区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前线,需要一个平衡(外交政策)。所以,韩国必须调整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政策,这点至关重要。

  正如此,当李在明开始向韩国总统发起冲击时,对尹锡悦的对华外交政策进行猛烈抨击,而多次表示韩国根本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李在明认为,正是尹锡悦政府的所作所为,让韩国外交遭受很大破坏,直接导致韩中关系恶化。

  “为什么要去招惹中国呢?”、“我们为什么要介入(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两岸问题?”、“无论台湾海峡发生什么,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如何发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把自己日子过好不就行了吗?”

  李在明还认为,韩国不应该全盘押注在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上,处理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重要,而且还根据国际局势来及时调整外交政策。李在明还以中韩两国贸易为例进行说明,他表示因为尹锡悦的破坏性政策,导致中国从韩国最大贸易顺差国转为最大逆差国。

  笔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9月李在明来到天津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他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从当时的报道来看,李在明对中国发展情况特别了解,他认为中国相比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加关注质量和内涵,更多向技术、服务业倾斜,而且已经找准了今后发展的大方向。

  不过,无论李在明是否能成功当选韩国总统。有一点是韩国总统必须要牢记的,在有关方面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一定要谨言慎行,好自为之,尤其要充分意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关应用